A+ A-
A+ A-
花的两个孩子也相继长大成家立业。虽然刘念祖第二个孩子是女孩,但是他对小女儿刘杏疼爱有加。刘苦根比刘杏大五岁,但是小时候苦根却没有得到父亲太多的疼爱,更多时候是父亲的严厉批评。在刘念祖的眼里,棍棒底下出孝子。在刘念祖的严格管教下,苦根和刘杏兄妹两个人,品学兼优。刘家庄的许多父母都以他们兄妹两个作为教育自家孩子的教材。如今已是暮年的刘念祖夫妇两个人依旧住在刘家庄,刘念祖的两个孩子孝顺,多次想接父母去城里住,可刘念祖就是死活不肯去。没办法,老伴春花也只能留下来照顾他。你瞧说着,春花就来了。老头子,别在这里给孩子们讲你过去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,赶快回家吃饭。今天我做了你最爱吃的臊子面。快,孩子们都回家吃饭去吧,别听你刘爷爷在这里给你们忆苦思甜了,春花边走边说道。老婆子,我大老远就听到你的脚步声,你别催了,都催了大半辈子,还催。走,走,走,我们回家,呵呵,刘念祖笑道。春花说,刘念祖越老越像刘老爷,爱听秦腔,爱抽水烟,爱和自己的晚辈开玩笑。刘念祖还和年轻时一样勤劳,每天早晨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自家的耕地上,收拾土地,除草。这些农活刘念祖干了几十年了,乐此不疲。随着年龄的增加,刘念祖身体已经大不如以前,因此他把自家的耕地让别人耕种,自己在自己后院开辟了一方土地,开始种菜,种花。自家种的菜吃不完的,刘念祖会慷慨地送给左邻右舍。看着这些和他一起从苦难日子中熬过来的难兄难弟,每次见面,刘念祖总会和他们聊个不停。因为刘念祖清楚地知道,留给他们这一辈人的时间不多了,有的老人已经离开了人世。陕西作为刘念祖的第二个故乡,他对这里爱的是那样深沉。虽然自己祖籍河南,虽然大饥荒过去后,他也回河南看过自己的亲戚朋友,其实当时他也打算带家人回故乡的,但是到最后刘念祖默默地放弃了,他的直觉告诉自己,刘家庄就是他刘念祖的故乡了,这里有他最美好的回忆。在这里,他遇到了刘老爷;在这里他遇到了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春花;在这 更新日期2025-02-14 21:39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